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国际易学联合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正文

《周易》乃权变管理哲学之母

二十世纪70年代,权变管理理论在美国兴起,它不仅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而且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普遍推崇。有一段时间,权变管理之风盛行整个欧美大陆。

   权变管理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二十世纪后半叶,特别是进入70年代之后,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政治骚动,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日益显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普遍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只能依据各种具体的情况行事。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研究组织外部的经营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弄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决定采用哪些适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就是权变管理的核心思想。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一般地认为,权变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和管理专家、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与管理学教授——弗雷德·菲德勒(Fred E.Fiedler)。他从1951年起,由管理心理学和实证环境分析两方面研究领导学,70年代提出了“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的思想打破了传统企业管理中所提倡的普遍性管理原理。这种理论开创了西方领导学理论的一个新阶段,使以往盛行的领导形态学理论研究转向了领导动态学研究的新轨道,对后来的管理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主要著作和论文包括《一种领导效能理论》(1967)、《让工作适应管理者》(1965)、《权变模型——领导效用的新方向》(1974),以及《领导游戏:人与环境的匹配》等。由于菲德勒在权变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成绩卓著,有人甚至将他尊崇为“权变管理哲学之父”。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已经提出了“权变”的思想,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华古经《周易》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易》是权变管理哲学之母。

   《周易》究竟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为什么说它是权变管理哲学之母呢?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周易》。

   相传《周易》为周文王所著,它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具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著作。《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易经》包括卦、卦辞、爻辞,出现时代较早,有可能是殷商时期的作品,因为在《周易》的爻辞里,就有叙述了好几个关于殷人的故事。中国商人群体的出现,就是在殷商时期,这会不会是一种巧合?

   早在先秦时期,《周易》便与《诗》、《书》、《礼》、《春秋》、《乐》(已佚)并称为六经。到东汉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它列在第一位,从此《周易》便赢得“群经”之首的独特地位。从该书面世的那一天起,《周易》始终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而盛传不衰、影响深远。

   自汉代以来,《周易》一直是封建文人的必读教材,也是历代学人酷爱深研的宝典。时至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这部古老的奇书仍吸引和牵动着无数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努力去探索和挖掘它博大精深的奥蕴。尽管人们已从占筮、哲学、科学、史学等不同角度极力探研,并由此产生了汗牛充栋的论著,但仍没有得出真正令人信服的答案。历代不同研《易》者对《周易》的功用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使得这一广受悉备、博大精深的经典著作蒙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周易》虽然是远古时期的著作,但后来经过孔子的修订,使它从一本占筮书,成为了哲学书。今天,《周易》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思想的一部分,我们很多的日常用语,都是来自于《周易》,如:否极泰来、乐天知命、无妄之灾、不速之客、三阳开泰、文过饰非、风雷激荡、防微杜渐、自强不息、反目成仇、立竿见影、物极必反等。对中国人而言,可以说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源自《周易》,我们的管理,事实上也依据易理。但对于《周易》与易理,很多人每天都在应用而没有察觉,以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然而,作为“百姓”,不知道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就有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了。

   古语说:“不学易,不可为将相”。如何能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把“变易”的、“不易”的事情,变成“简易”的事情?这是必须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管理者的职责。本文就是站在管理的角度来看《周易》,希望能给管理者一些新的角度和启迪。

   一般认为,《周易》是一部占筮的典籍,而它之所以能占筮预测,并对后来的各学科门类的形成与发展起指导作用,乃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开放合理的哲学思想内核,即所谓素朴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从结构和表象上看,《周易》的确是一部占筮书。但实际上它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文等诸多方面它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传统的中医、气功、武术、方术、文艺、哲学、发明创造等等,无不深深打上《周易》的烙印。按照《系辞传》的说法,《周易》可以“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具体作用表现在“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等多个方面。

   然而,不管《周易》能够起到多少方面的作用,笔者认为它最实际最根本的作用莫过于能帮助管理者作出更好的决策。从《周易》的经传文本中,我们可以找到《周易》指导管理者决策的思想所在。这一思想总的来说,是以知变制变为出发点,以追求稳定平衡为归宿,以人事变化与吉凶关系为依据的一整套权变管理哲学理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核心是在言“变”,目的是以此“成天下之务”、“定天下之业”。变易是自然与社会的一般法则,社会形势无时无刻不在变,只有知变方能制变、善变、通变,以至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从《系辞传》中“通变之谓事”、“通其变,使民不倦”、“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文句便可直接找到依据。

   第二,决策的关键不仅要有充分的准备,而且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如《讼》卦之《象》辞说:“君子以作事谋始”,即要求决策者在事前要善于谋划。再如《贲》卦之《彖》辞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要求决策者要把握时机,及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作出对策。这一点对管理者制定方针政策尤为重要。

   第三,决策的根本在于顺天应人、持正守中。如《系辞》中说:“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又如《革》卦之《彖》辞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坤·文言》说:“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物:美之至也”、“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这些以中正爱民为本的思想,对决策者特别有启发意义。

   第四,决策的目的在于趋利避害,以求得新的平衡和发展。《乾·文言》所说的“保合太和,乃利贞”便是此意。追求国泰民安、政局稳定,使各项事业得以和谐持久地发展,无疑乃是决策者的理想目标。

   什么是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一书的作者曾仕强教授指出:中国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工作绩效。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就是管理。而管理哲学,就是反省自己的管理经验。照此说来,《周易》堪称是中国式管理的总源头,通过它可以参透中国式管理的真谛。

   《周易》所包含的主要思想有“变易”、“不易”和“简易”三大思想体系。 而“变易”思想则是《周易》的精华。之所以说《周易》是权变管理哲学之母,是因为在整个《周易》的思想体系中,“变易”思想体现是最明显的。《易传》中有关“变易”思想的描述,可以说比比皆是,如: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也”。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变化者,进退之象”。

   “变而通之以尽利”。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变化者,趋时者也”。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等。

   《易传》中这些深刻的论点,充分说明了《周易》是以“变易”的观念,作为其看待和对待事物及其规律的主导思想的。

   除此而外,“变易”思想还体现在卦画体系的排列之中。卦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各种形象,爻则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运动变化规律的。八卦有八种符号:乾 ,坤 ­­­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质现象。八卦中每两卦都是对立的。阴“--”和阳“—”是八卦的根本,它说明由阴阳两种物质互相交感而产生万物。八卦以两卦相叠演变为六十四卦,进一步阐明事物交感和发展变化的道理。八卦的起源传说很早,有所谓的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周易》之说。现代计算机的发明,就是根据八卦图的原理得到突破的。韩国人甚至将它作为自己国家的主要标志——国旗。

   当今世界,商场犹如战场。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很快,企业家们再也不满足于使用单一的管理方法来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了。在管理实践中,泰勒式经济人管理法太残酷而且伤害了职工们的工作热情,代之而起的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科学管理方法,而这种方法又太温情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些管理方法都在管理的“有效性”面前写下败笔。这样,权变管理应运而生。

    权变管理追求的“有效性”是在“变”中取得的。“权”原指秤砣,根据量的不同,在秤杆上变化移动、权衡,引申为刻意追求通权达变,顺应天时、地利、达到人和的境地。现代的权变管理方法摈弃了那种千人一面、万事一法的片面管理方式,强调适应性与应变能力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组织及管理要根据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权变理论重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因人、因事、因时空、因环境、因目标需要而对管理采用不同的方法。

    权变管理理论正是在这一点上与《周易》的变易思想相吻合。《周易》强调“天”、“地”、“人”三材在变易中有效结合的思想,在当今管理理论中体现为能力、技术、知识和人力、物力、财力在动态中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情感性权变法、组织性权变法、领导行为权变法、激励方式权变法、谋略性权变法等诸多有效管理方式。

   情感性权变法的重点是“情”字的变化,也就是千方百计用“情感”去营造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企业之势,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组织性权变的重点是在变化的环境中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在环境相对稳定、目标明确而持久、决策可以程序化的情况下,企业的组织结构以稳定的机械组织为宜;而当在环境变化未稳定,目标多样化,技术复杂易变的情况下,企业组织结构以适应性有机组织形式为宜。

   领导行为权变法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使用位置权力与信任权力。运用位置权力产生任务导向型领导行为;应用信任权力产生关系导向型领导行为。在群体情况权有利或权不利的二岐境况下,任务导向型是有效的领导行为方式;在群体情况一般的情况下,关系导向型是有效的领导行为。

    激励方式权变法的重点是如何调动下属潜在的积极性。这与《周易》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简直如同一辙。由于知识的增加、地位的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因此管理者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激励不同需要优势的员工是激励权变法的要义。

   谋略性权变的重点是,企业决策者能在激烈商战中根据变化的情况施以计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夺取商战的胜利。

   可以这样说,权变管理理论是高层企业家们带着理论实践中的困惑敲击中国古经《周易》这只宝箱时迸射出的火花。


                            (本文系应《北大商业评论》之邀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