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解读
您的位置:国际易学联合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 / 国学解读 /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观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徐道一

  摘 要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2700年前古人高度概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提出的,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观。“和”是多样事物的统一,统一包括互补、协调、共处等层次;“实”是实际上(根本上);“生”是生生不已;“物”是万事万物。“同则不继”间接说明“和”是有利于持续发展的。这  一理论概念在传统农业、中医药、冶金、器械(弓箭、车辆)、音乐、水利、阴阳历等方面都有应用。它是中华文化体系的最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关键词   发展观    和实生物   周易    多样性统一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中华传统思想的精髓之一。中华民族在复杂严峻环境中,形成了顺应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自然观、发展观,奠定了几千年来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及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历史上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

1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提出

  史伯(公元前551—475年)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分析周幽王失败原因时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素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图1)

图1   《国语·郑语》(明嘉靖刻本)

  以上包涵了天地生人多个方面,是对发展观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史伯认为: 不同事物相互聚合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仅有相同的事物,则事物难以继续生长、发展。史伯在这里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论断是十分重要的。

  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断来源于《周易·经部》、《尚书》、《诗经》、《国语》,及传说等,至西周末年才被史伯归纳成为理论形态,后来在成书于春秋战国的《周易·易传》中则有所继承和发展。

2《周易》对“和”的论述

  《乾·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万事万物存在下来,都各具有自己的特性,保持和发展太和,这是利贞的表现。这里的“和”是多样事物的统一。《咸·彖》:“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因和而生,圣人与人民之间感应,也就带动社会大众而趋向和平与和谐,这就是保和太和的精神。《周易》把史伯的“以它平它”引伸为“交感”,经常提到“相摩”、“相荡”等,可用“交感”加以概括。  

  《周易·乾》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如把群龙看作多种具有发展前途的事物,则多样性是吉利的。这一观念承认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有本身的优缺点,都有存在的价值,比喻为“群龙”,更接近“和实生物”的主要内涵。

  伯史对“和”的界定是“以他平他谓之和”。《周易·系辞下》说:“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殊途同归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和实生物”的思想,提倡诸子百家的各自创造,谋求多样性的统一,达到“太和”状态。

  总之,上述《周易·经部》或大体同时代有关“和”论述的主要涵义与史伯的“和实生物”涵义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周易·易传》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新提出了“和平”及“太和”的重要概念,“和平”一词把“和”的概念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太和”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更高理想境界,是这一发展观的目标。

3  诸子百家和现代学者对“和”的论述

  《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五十五章:“和曰常,知常曰明。”(此据帛书本)这里把“和”作为万物演化的规律。《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晏婴的有关论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张岱年认为: “史伯、晏子的“和”主要指多样性的统一。”父母结合,生儿育女,通过多样性的结合,产生新质,使人类不断地进步。近亲结婚,由于多样性不够,易生傻、呆、残后代,必须避免。

4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内涵

4.1  和实生物

  “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实”是实际上,或从根本上;“生”是生生不已;“物”是万事万物。“和实生物”是多样事物的统一,“统一”的主要含义是:组成多样性的各种事物必须要彼此能按一定客观“节律”组合在一起,这样的多样性不是不同事物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干扰、互相攻击、非此即彼(如优胜劣汰)的趋向同一的关系。相反,它们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是互补、协调、配合、共存、共处(保留原来基本差异)的关系。 “统一”包括多层次涵义:(i)互补、互济层次;(ii)协调、配合层次;(iii)共处、共存层次。对共处,共存关系不能反对和轻视,主要应从它的发展过程来着眼,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尽量维持和保存共处、共存关系。正如有关孟尝君与鸡鸣狗盗之辈的故事所说明的,在孟尝君危急时刻被人们看不起的鸡鸣狗盗之辈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孟尝君渡过了难关。只有这样,才是深刻地理解“和实生物”的意义。这意味着:“谦下、宽容、不争”等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态度,是由于认识到鸡鸣狗盗之辈在未来有可能(不是必然)具有的潜在价值。

  一方面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各适其位,相互补充;另一方面是成已成物,善对危机;一方面是不偏不倚,不执不僵;另一方面是包容协调,生机勃发,持续增长。

  “和实生物”的多方彼此联系,互济互补,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可以产生出新质和新生事物。

4.2  同则不继

  “同则不继”间接表明“和”除“生物”功能之外,尚有继承、继续的功能。继承则是使人和事物能长期(持续)地生存和保持下去。在正常条件下,人类通过生儿育女的方式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这并没有太大的困难。问题在于每当巨大的灾难(如战争、地震、洪水、瘟疫等)发生时,如果没有多样性,则难以使人类社会持续生存下去。

  对“同”的不同层次的理解。《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里的“同”是高层次的“同”(大同),其基本含义与“和”是相通的,而不是“同则不继”中的“同”(可称为“小同”)。

4.3  多样性的统一

  仅仅是多样性只能造成混乱。多种事物如果杂乱地加在一起,则会引起冲突、对立和破坏。在音乐方面则形成噪音,对人产生危害。

  只有当多种事物之间能互相协调和配合时,才达到“和”的高尚境界。许多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调和音色,能协调地吹奏、配合,才能演奏成一曲动听的交响乐。不同个体或部分之间的协调,这就是“和”。和谐以共生共长,以不同而相辅相成。

“和而不同”是客观世界多样性的真实反映”。儒学强调的“和而不同”、“和为贵”起源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是后者在人道中的体现。

4.4和实生物”的理论基础是阴阳是对待统一

  阴阳是“对待的统一”。“对待”包括三方面内容:差异、互补和对立。这样,阴阳的对待统一可理解为差异的统一、互补的统一、对立的统一的总和。(徐道一,2008)

结束语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古人在总结了那个时代以前几千年的对自然、社会的认识的理论概括。在它被提出以后,经2700年的实际检验的结果也证明它是基本正确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此,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观在21世纪理应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徐道一,2012)

参考文献

  徐道一,2008,周易·科学·21世纪中国——易道通乾坤,和德济中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487页。

  徐道一,2012,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优胜劣汰”发展观的比较。深圳:海天出版社,1~150页。